[人物專訪]聽室改造家!MSR/PMI總裁Anthony Grimani首次訪台
這是標準的環繞系統喔!但是…喇叭藏在哪裡?不知道網友們有沒有看過日本一個節目「全能住宅改造王」?這節目的精髓就是用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,甚至讓人大呼驚奇的巧妙家具,把原本住屋的精華保留下來,卻以嶄新的裝潢、設計(不一定很貴或很豪華)讓屋子面目一新。通常都是設計師把握一個需要傷腦筋的主軸,最後帶出令人非常驚喜的轉變,比如小空間怎麼辦、想保留原本家中的雞肋家具怎麼辦等等。但在我看過的集數裡,還沒看過針對「音響」、「家庭劇院」等的主軸……您知道上面這張圖有經過巧手打造嗎,不折不扣的音響室?
現在,讓專業的來吧!全能住宅改造王的「發燒版」,就是MSR、PMI的專長!來為各位介紹一下這兩個牌子吧,其實可以當成同一家公司,因為老闆是同一個人。今天來的就是MSR/PMI的總裁,Anthony Grimani先生。這是他第一次來台灣,還沒check in就直奔音響論壇雜誌社,實在是衝勁十足。
這位便是Anthony,他看到我名片,第一件事是問我英文名字(Nicola)怎麼來的(閒聊部份先略過不提…),接著代理商來了,帶著一本「音響調聲學」,Anthony很好奇地問裡面在講什麼…哈!真是專業的。其實更專業的是訪談之後,當總裁參觀我們的試聽室,居然也使出了「拍手功」來聽不同位置的聲音效果,看來這招流傳得很廣啊!
回歸正題,開門見山。他們就是負責裝潢、施工的「影音室設計師」。不只有純聽音樂的發燒音響室,還有家庭劇院,也有最專業的錄音間,當然,複合式居住空間的案子也考不倒他們。Anthony秀出一大本5公分厚的資料夾,我以為這是他們的案例清冊,結果他說,一個建案就有一個這種資料夾。他們會針對不同用家的不同生活型態來決定怎麼打造影音空間。一打開資料夾,充滿設計圖跟筆記(可惜不能拍),從全空的房間平面圖開始,一路發展成有牆壁、喇叭、燈光、吸音材料、反射板的房間,這些房間完工的美圖在官方網站上有實際圖例,有興趣的話請逕行點閱。當然,精華在於個案的筆記,要決定怎麼裝潢房間就要先預想好可能的聲響效果,怎麼模擬效果呢?所有的控制變因他們會先用電腦跑過一次,確定聲音效果可行才動工。Claude說他們影音通吃,所以家庭劇院的視覺效果一樣也會考量進去。怎麼讓聲音跟畫面相輔相成,人聲跟影像的協調程度等等,他們也都有經驗。
以上講的都是PMI的部份,不愧是Performance Media Industries, Ltd.(PMI)根據他們的研究與施工經驗,賣點在於兩大服務。第一個是打造影音室(圖中右側為示意模型),包括從頭開始,打掉原本的牆壁、地板等,再用特殊材質與工法重建,以求隔音效果,而他們很有職業道德,會依據客戶的需求建議影音器材與調聲設備,比如投影機的款式、或者喇叭的型號;不僅建造,裝潢也是他們的專業,甚至可以把影音設備完全藏起來,能讓影音器材與環境融合在一起,居住環境的美感可是很重要的。第二個重點服務就是他們自有品牌的調聲設備了!既然PMI負責的是技術,道具就是MSR的重點啦~
MSR負責生產道具,可供兩種用途。其一,前述的案例施工之用;其二,讓用家自行選購,帶回家DIY,自己「橋」出好空間,自己決定怎麼調聲。回到PMI身上,他們施工除了有電腦模擬分析,還有一點「獨門密技」,就是掌握「20%原則」。他們認為吸音跟擴散一樣重要,而要讓房間好聲,這些調聲道具的「位置」跟「比例」都要考慮進去。哪些東西放牆角、哪些東西固定在天花板?希望靠近電視處水平擴散多還是垂直擴散多?最關鍵的是,吸音效果要有20%,擴散聲波的效果也要20%,Anthony說這樣聽起來的空間感最棒,耳朵會讓聽的人覺得聆聽空間好像比眼睛看到的還要寬闊,聲音也比較自然。這些吸音板與擴散板當然就是MSR的產品了:「Dimension 4」。
MSR的Dimension 4套件分成四個等級,由入門至高階依序為「Melody、Concerto、Sonata、Symphony」。等級的差別在於使用的材料與產品的細緻度,例如最高級的Symphony,就是木製的調聲道具。每個等級都有不同尺寸的套件,能應用在不同的房間格局(坪數)。圖中是Symphony套件的安裝範例之一。
除了吸音板與擴散板,他們還製作一種「駐波吸收柱」,專門擺在角落使用,可直立或橫躺。英文是SpringTrap Bass Absorber,我直接按照意思翻譯,這款產品最大的效果就是化解低頻駐波,內有三層聲音通道,使低頻量感可以正確收束,讓聲音是清楚動聽的,訴求很簡單。
他們是十足專業的視聽室改造家,就像醫生一樣去診斷、解決影音空間的問題。他們的精神就是「真正Hi End,從空間做起」。最後,他們告訴我他們也有準備整治空間的「發燒友急救包」(還是翻譯,原文是「Audiophile First Aid Kit」,也夠傳神啦!)。如果發燒友要嘗試初步改造效果,又怕整間視聽室打掉重來很麻煩,不妨試試看這個「急救包」,內有吸音板、反射板,以及兩支SpringTrap,如果有效,您可能就會想要找PMI來「從頭開始」了。
這是安裝實景之一,可以看到反射板在後牆,圍成四方型。依據不同房間狀況,會調整擺放位置、距離,當然還會兼顧美觀問題,如果想要把這些東西都藏起來也沒問題。他們的團隊會想辦法在牆壁上做手腳,讓這些板子隱沒到牆壁後面,或者是偽裝成原本裝潢的一部分。